巴菲特不相信 “一万小时定律”—— 他建议你用这种方式获得精通

  沃伦・巴菲特的净资产估计为 1600 亿美元,他无疑是个非凡的人物。但他表示,如果你也想擅长投资,是可以做到的 —— 不过要知道,单纯投入一万小时的练习并不一定能让你成功。

  在伯克希尔・哈撒韦公司 2025 年的股东大会上,他说:“我不相信那本说在某件事上投入一万小时就能成功的书。我就算在踢踏舞上花一万小时,你们看了我跳也会想吐。”

  他提到的可能是马尔科姆・格拉德威尔 2008 年出版的《异类》一书,这本书让 “要掌握一项才能或学科需要一万小时练习” 这一观点广为人知。美国消费者新闻与商业频道(CNBC)旗下的 “成功之道”(Make It)栏目已联系格拉德威尔请他发表评论。

  在《异类》一书中,格拉德威尔称一万小时是成为某个领域专家所需的练习时间的 “神奇数字”,这一观点适用于拉小提琴、写小说或几乎任何其他领域。

  不过,格拉德威尔随后指出,所谓的 “一万小时定律” 被过度简化了。他在 2014 年表示:“练习并非成功的充分条件。我就算下 100 年的国际象棋,也成不了特级大师。重点在于,天赋需要大量的时间投入才能显现出来。”

  在股东大会上,巴菲特强调了识别自己已有的技能以及热爱之事的重要性,然后找到能教你提升的人。情况下,这意味着花时间与导师相处,不过阅读你所在领域专家关于该领域的著作也同样有价值。

  巴菲特谈到对他影响深远的导师之一本杰明・格雷厄姆时说:“如果我花 10 个小时阅读本杰明・格雷厄姆的著作,读完后肯定会变得非常聪明。找到属于自己的道路,你会在学习过程中遇到愿意与你交流的人。”

  “关注真正让你着迷的事物”

  从事一份自己不太感兴趣但报酬丰厚的职业或行业,从经济角度看可能是明智之举。但如果你追求自己擅长且热爱的事物,成功的可能性或许更大。

  巴菲特在股东大会上说:“如果我的志向是成为一名腹语表演者或其他什么,那肯定不会成功。我只是在投资上花了大量的时间。”

  对他来说幸运的是,他感兴趣的话题恰好是一条有利可图的职业道路。但他之所以能够精通投资,部分原因在于他的老师和导师对他的好奇心印象深刻,并且乐于与他共事。

  他说:“一般来说,教学的人喜欢有真正对这个学科感兴趣的年轻学生,他们会花额外的时间指导你。” 回顾在哥伦比亚大学的时光,巴菲特说他的教授们待他 “就像对待自己的儿子一样”。

  他还说:“我对他们所讲的内容感兴趣,他们也觉得我的这份兴趣很有意思。所以我会关注真正让自己着迷的事物。我不会试图成为别人。”

  职业专家普遍认为,在做职业决策时,你的兴趣和天赋技能比潜在的起薪更重要。例如,在选择大学专业时,更好选择你真正感兴趣的学习领域,而不只是选择那些你认为能让你获得高薪的专业。

  这样做能帮助你在学业上更成功,而且从长远来看,也可能会有不错的回报。

  奎尼皮亚克大学职业发展与体验式学习助理副校长卡富伊・夸库此前告诉美国消费者新闻与商业频道 “成功之道” 栏目:“你的兴趣可能会与一份能让你一开始就获得丰厚薪水的工作相匹配。而对于其他一些工作,你可能起步时薪资较低,但随着时间推移,薪资会不断增长。”

  • 美国国债短端进一步下跌 美联储降息预期减退
  • 连平:央行5000亿再贷款,长期将拉动社零增长10%
  • 松下集团因利润下滑裁员1万人,本土和海外各占一半
  • 央行:实施好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
  • 融创中国:今年前4个月销售额约112亿元
  • 美英达成特朗普关税战以来首份贸易协议 细节缺位凸显仓促达成
  • 美联储官员Bostic:在前路不明之际调整利率并非审慎之举
  • 飞机座椅变“硬座”,南航大规模改客舱布局“省钱省油”
  • 吴泳铭:阿里必须放下过去的成绩,未来聚焦几大核心战役
  • 百胜中国5月7日斥资240万美元回购5.53万股
  • 独家|阿里内部官宣内网互通,调整员工跨业务流动机制
  • 成飞股价暴涨,中国军工迎来DeepSeek时刻
  • 长江画派创始人之一、美术家鲁慕迅逝世,享年98岁
  • 宏观看客:美英协议还值得欢呼?反正市场先信为敬
  • 西南大学教授、重庆健美运动奠基人之一李启圣逝世
  • 小鹏汽车销量回升,带动广州一季度GDP增长3%
  • “一嗨租车”陷“五年后扣费”疑云,用户:违章处理莫名消失
  • 商业头条No.71 | 京东外卖,围魏救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