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融支持消费应重点突出 防止政策碎片化

  日前,中国人民银行发布的《2025年之一季度中国货币政策执行报告》(下称《报告》)提出,下一阶段在货币政策思路上要支持提振和扩大消费,引导金融机构从消费供给和需求两端,积极满足各类主体多样化资金需求。

(图侵删)

  提振消费是扩内需、稳增长的关键点之一,金融支持消费也屡屡被强调,具体支持措施也在陆续出台。比如设立5000亿元服务消费与养老再贷款,从而引导商业银行加大对服务消费与养老的信贷支持等。

  目前我国消费金融服务体系已较为完善,金融机构围绕不同消费场景创新推出多元的消费信贷产品和服务模式,有效激发了市场活力。可以说金融支持消费已有较好基础,但仍有进一步发力空间。

  《报告》提出,要采取多种措施推动社会综合融资成本下降,同时,要持续优化消费信贷产品和服务、增强消费金融机构资金供给能力。

  值得注意的是,金融支持消费首先要聚焦消费重点领域。

  5月9日,中国人民银行印发《关于设立服务消费与养老再贷款有关事宜的通知》,设立服务消费与养老再贷款,激励引导金融机构加大对住宿餐饮、文体娱乐、教育等服务消费重点领域和养老产业的金融支持。服务消费与养老再贷款额度5000亿元,年利率1.5%,期限1年,可展期2次,最长使用期限不超过3年。发放对象包括国家开发银行、政策性银行、国有商业银行、中国邮政储蓄银行、股份制商业银行等21家全国性金融机构和等5家属于系统重要性金融机构的城市商业银行。

  其次,要加强对改善型消费和新型消费的支持。

  近年来,对传统消费领域的财政及金融支持取得了显著成效,但效应也会逐步呈现边际递减。上述《报告》中的专栏文章指出,从结构看,受限于市场饱和与供需适配性,传统商品消费增长逐渐承压,而服务消费需求持续升温,服务消费占居民消费支出的比重稳步提升。

  2024年8月,国务院印发的《关于促进服务消费高质量发展的意见》强调,要引导金融机构优化信贷产品、提供差异化服务,按照风险可控、商业可持续原则,加大对服务消费重点领域信贷支持力度,增加适应共享经济等消费新业态发展需要的金融产品供给。

  改善型消费包括文化娱乐消费、旅游消费、体育消费、教育和培训消费、居住服务消费等;新型消费则包括数字消费、绿色消费、健康消费等。这应该都是金融支持消费的重点方向。

  再次,金融支持消费措施要形成体系,防止政策碎片化。

  中国人民银行行长潘功胜在5月7日的新闻发布会上表示,央行将出台金融促消费一揽子政策举措,研究出台金融支持消费的指导性文件。

  将来,要实现金融支持消费政策的系统化,防止碎片化。

  因为碎片化的具体消费支持政策在效果上可能会偏于短期化,促消费的重点在于强化顶层规划,建立完善衡量消费发展的政策和系统性指标体系。这需要央行、财税部门及地方上的共同努力。

  在近年来国内消费增速有所放缓的情况下,金融支持在促进消费上的基础性作用更加凸显。金融支持消费也面临着新形势、新要求,需要在重点领域提供更多消费机会,着眼于改善型消费和新型消费正是其中体现。

  • 阿里云郑园:数字化与智能化融合的核心瓶颈在于人
  • 航母“急转弯”甩飞战机!美军为何事故频出?
  • 上市银行净息差连续5年收窄,银行“加减法”应对
  • 厦门国企象屿地产缩编,67亿元拿下闵行地块,重仓上海能否破局?
  • 外国游客“在华扫货”热:“带空箱子到中国!”
  • 跑鞋赛道拥挤,索康尼独力支撑特步有点难
  • 纽约期金跌2.3% 一度失守3300美元
  • 上海能源科技发展有限公司原董事长李海瑜一审获刑13年
  • 美国4月关税收入激增 特朗普贸易新政效果显现
  • Hi财经丨外媒:中国一揽子金融政策提振市场信心
  • 董军同法国国防部长举行会谈
  • Brand Finance2025年中国品牌价值500强:小天鹅成增长最快品牌
  • 小摩:料特朗普重蹈脱欧覆辙 美国经济势有长远伤害
  • “蠢货”“几乎什么都错了”,特朗普和万斯连环炮轰美联储主席
  • 上海楼市“小阳春”完美收官:新房二手房持续热销,多个红盘排队入市
  • 新酒店 | 北京隆福寺诺岸酒店亮相,感受胡同里的先锋艺术生活
  • 重庆党政代表团在沪考察,陈吉宁龚正与袁家军胡衡华共商两地深化合作工作
  • 舱位接近“爆仓”!“抢运潮”来了?